在最近的美方報告中,將美的形容為“中國打造全球競爭力機器人產業計劃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業。這叫不少人大吃一驚。美的正在悄然變身,這一過程的挑戰不小,在很大程度上考驗它的掌門人,“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方洪波的操盤能力。
美的的名字出現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一項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的名單中,與之同列的還有華為、清華紫光。美方報告中稱,在中國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計劃中,美的具有重要地位。這叫不少人大吃一驚。
此前,在美的剛剛發布2017財報中,公司2017年營收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419億元,這在美的歷史中是破紀錄的成績。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在收入構成中,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收入為270億元,雖然還無法與美的兩大傳統主力業務——暖通空調和消費電器各自近千億元的收入相提并論,但也已開始嶄露頭角。
機器人這部分收入主要來自2017年1月美的收購的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它與瑞士ABB、日本安川、日本發那科并列為全球四吊車視頻大機器人公司,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擅長工業機器人,客戶包括寶馬、波音和奧迪等巨頭。
美的正在悄然變身機器人制造巨頭的路上。
這距離美的2017年3月正式宣布“從中國家電企業到全球化科技集團轉變”恰好一年。美的在2018年戰略發布會上,也明確打出了“人機新世代”的口號,進一步明確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驅動。
但從家電制造到精密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生產,美的要走的是一條產業躍遷的道路。它期望從利潤率低、技術難度相對較小的生產裝配領域向利潤率高、技術門檻高的精密制造領域擴展。二者要求并不全然相同,這意味著美的要補的課不少。
而除了機器人之外,美的還在進入智能物流、云計算等更多科技行業。它因此要規避之前一些多元化經營企業因戰線鋪得太長,最終面臨新市場開拓不力、傳統業務萎縮的結局。
美的能繞開這些陷阱么?這也是在考驗它的掌門人,“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方洪波的操盤能力。
跨國攔路虎
“你有沒有辦法整合世界上最難搞的那些國家的人大件運輸才?”談到美的跨國并購,研華科技總經理何春盛對《財經天下》周刊分析說。研華是家布局智能制造的企業,在美的自動化工廠里就有他們的軟件幫助數據采集和可視化作業。
世界四大機器人公司來自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均是老牌企業。
“一家比這些國際老牌企業年輕得多、飛速成長的中國公司,憑什么來激勵這些并購進來的人才?”何春盛認為這是所有中國公司并購老牌海外企業時都會遇到的問題,美的也不例外。
這也是德國庫卡3000名工程師們第一次見到來自中國的新老板時的想法。2017年1月,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德國奧格斯堡第一次與庫卡員工見面交流,他一襲黑色西裝,亮黃色領帶,上臺時帶著一名翻譯。
“當我站在舞臺上時,我很清楚地知道,大多數這些人可能不愿意接受目前的情況。”方洪波接受采訪時說。
對并購的擔憂一直都有。美的會關閉工廠,裁掉員工嗎?中國人會帶走庫卡技術嗎?德國制造業的核心技術流入中國是明智的嗎?在德國和歐盟,不少政界人士表示了擔憂。“我的擔憂是,交易完成后,未來汽車將不在斯圖加特和沃爾夫斯堡生產,而變成了在中國生產。”一名歐洲議會的德國議員對媒體說。
“我試圖從他們的角度思考他們的感受,這不是一次會議就能解決的問題。”方洪波在接受媒體采訪中承認這個難題。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圖@視覺中國
面對在機器人業吊車維修務上的重重困難,方洪波選擇邊布局,邊突圍。
2015年,美的起步布局機器人業務。“美的不只是家電”,美的正式成立了專門的機器人部門。同年8月,美的與日本安川成立合資公司。安川是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巨頭之一,有能力生產伺服和運動控制器等制造機器人的關鍵零件,這次合作是美的進軍機器人制造的開端。
第二年,美的向另一家機器人巨頭德國庫卡提出了收購要約。德國庫卡的業務優勢在工業機器人和系統集成業務上。雖然收購要約遭遇不少反對意見,但2017年1月,美的仍以292億元、溢價36.2%收購庫卡,美的在庫卡持股比例超過94.5%。
1個月后,美的又宣布與以色列Servotronix公司之間達成戰略合作交易。后者生產機器人的四大核心部件——伺服電機、驅動器、運動控制器和減速機。通過合作和并購,美的正在補齊機器人制造產業鏈的核心能力。
被并購者一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一種是收購者與被收購者形成品牌合力,開拓更大市場;另一種是被收購者品牌力下降,人才流失,銷售衰減,收購者最終是花大價錢買了個空殼。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有不少是后者的結局。
在美的收購案中,高端制造業強調精密生產和設計,靠技術積累和人才取勝;低端制造業重視裝配,規模及速度是關鍵。這兩者之間的壁壘是企業的內功,也可能是美的轉型面臨的最大障礙。
磨合中的謀略
“反正美的也沒有合適的人才去管理這類機器人公司,那就給它足夠的自由度。”一位制造業資深從業者向《財經天下》周刊表示,雙方的磨合要用比較大的包容心,把彌合時間拉長,不可急于整合。
何春盛此前也與庫卡管理層人員交流過美的和庫卡雙方的合作問題。對方告訴他,收購后,庫卡管理團隊的獨立性會得到尊重,中國企業的進入能幫助庫卡打開中國及亞洲市場,這也是庫卡現有管理層所看重的。
“此前亞洲機器人市場都被日本公司占領,美的如果能讓庫卡看到在亞洲和中國市占率的提高,對方會更支持合作。”何春盛對《財經天下》周刊介紹。
“到2020年,我們希望能實現10億歐元的年銷售,當然可能更多。”今年3月9日,庫卡集團首席市場官維爾弗里德﹒埃貝爾哈特出席了美的2018年戰略會,他在會上提到了庫卡在中國市場的目標。
中國市場有其特殊性,對機器人的需求正迎來迅猛爆發期。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公布的報告,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機器人消費國,2017年中國市場新增工業機器人約占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迅猛增長的原因是中國機器人密度相對較低,每1萬名工人僅擁有約68個機器人,而韓國是中國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