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對企業而言
質量與誠信堪比尊嚴與生命
用繡花功夫鍛造毫米級精度
在精雕細琢中成就建設奇跡
贏得客戶的尊重與滿意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檢驗它們
毫米成就萬米
二公司樂清灣大橋項目團隊自主研發短線匹配法節段預制拼裝技術,明確短線匹配精度控制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將4200榀節段梁預制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拼裝合龍精度15毫米,創造了“毫米成就萬米”的質量奇跡。(趙亞京/報道)
隧道局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項目團隊首次應用盾構同步雙液注漿“制-運-注”一體化集成系統,通過運用科學的拼裝手段和嚴格的過程質量管控,將管片上浮嚴格控制在15毫米以內,管片錯臺保持在3毫米以內,實現了成型隧道“零滲漏”的高標準。(劉詩陽/報道)
一局出品,必屬精品
萬噸級頂推
二公司沾臨黃河特大橋項目團隊通過技術管理的創新,將毫米級精度、智慧型管理深入到主梁頂推的每一工序,確保實現“萬噸級頂推,毫米級精控”的目標。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第11輪頂推,全部實現了拼裝疊合精度5毫米以內,匹配縫精度9毫米以內,頂推到位軸線偏差9毫米以內。(趙亞京/報道)
隧道局南京和燕路項目團隊加強精細化管控,做到“三精三控”,即精細化管片制作、止水條粘貼、管片拼裝,嚴控管片質量、管片上浮、同步注漿,做到了管片錯臺量控制在2~3毫米,筑就了一條“不滲不漏”的品質隧道。(宋佳/報道)
設計總院檢測中心北京東六環項目監測技術團隊通過增加監測頻率、全天候、全時段現場巡視,實時反饋精準數據監測結果,為現場及時調整掘進參數提供依據,實現地表及洞內沉降控制在2毫米,保障“運河號”超大直徑盾構機安全穿越重大風險源。(王春震 楊光/報道)
一局出品,必屬精品
百噸級吊裝
四公司德余高速烏江特大橋項目團隊積極開展技術管理創新,將毫米級精度、智慧型管理深入到拱肋吊裝的每一工序,創新采用全自動測量機器人,可超遠距離自動跟蹤目標棱鏡,實現了拱肋腹桿與鉸軸匹配誤差小于5毫米,拱肋弦管軸線偏差小于6毫米,高程偏差小于3毫米。(李康 饒南南/報道)
一公司安徽無岳7標項目團隊在鋼混組合梁架設過程中,創新采用天車系統可旋轉式寬體架橋機,縱向送橋面板就位后旋轉至設計位置后精準就位,將鋼梁軸線偏位控制在5毫米以內,高度方向錯縫不大于2毫米,橋面板錯開量小于3毫米,整體一次合格率達到98%以上。(付偉奇/報道)
橋隧公司G346宜城漢江二橋及接線工程項目團隊每天不同時間監測合龍段兩端標高差,并與監控單位測量數據互相校核,精益求精追求合龍線形完美,最終高差控制在10毫米以內,確保合龍后橋梁整體線形質量。(史羽 羅煜/報道)
一局出品,必屬精品
大方量澆筑
八公司天津春成園項目團隊通過采用爬架、鋁模等多種新工藝,將毫米級精度、智慧工地管理深入到房建主體施工的各個工序,實現了主樓墻體垂直平整度精度誤差在3毫米以內,現澆樓面板平整度精度誤差在8毫米以內。(王金思/報道)
建筑公司海南省中醫院項目團隊在結構設計中應用抗震阻尼器消能減震方案,將阻尼器設備安裝垂直度、中心偏移及平面外傾斜誤差嚴格控制在3毫米以內,確保每一層阻尼器“同軸同心”。(錢文遠/報道)
一局出品,必屬精品
精雕細琢 一坡一景
廈門公司江西祁婺高速A3項目圍繞“因坡制宜,打造一坡一景”理念,采用掛線法進行橋臺錐坡施工,將錐坡平整度誤差控制在5毫米范圍內,并在六棱塊間填充水泥砂漿,減少水系對坡面的破壞。(朱航君/報道)
吊車圈 掃碼加入千人吊車群
(責任編輯:吊車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