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張 敏
他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設計者和創建者,也是上交所第一位老總,也是當時全世界最年輕的交易所老總,被封為中國股市第一人,與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和申銀證券總裁闞治東被稱為“上海灘證券三猛人”。他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他也為當時不成熟的資本市場付出了代價。人生幾度起伏,都未去其銳氣,他就是尉文淵:表面溫文爾雅,內心卻有一種無畏的堅持和力量。
叩開資本市場大門
尉文淵是一個敢于吃螃蟹的人,而這種性格讓他不甘平庸。
尉文淵出身于軍人家庭,年少時曾在新疆伊犁當兵,復員后回到上海。他曾經是電影院的服務員?;謴透呖己?,他考入了上海財經大學。畢業時,他婉拒了留校的機會,選擇到正在組建中的國家審計署工作。此后他又調到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工作。
1990年初,為了向世界表明中國改革開放不會走回頭路的決心,中國政府宣布將建立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6月,出訪海外的朱镕基市長忽然向全世界宣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將于年內開業。這讓當時負責此事的人都有點措手不及。
從交易所選址、規則起草、紅馬甲培訓、組織上市公司到建立交易系統都成為當時急需解決的問題,當時的尉文淵憑借著自己的理解和刻苦學習,漸漸地對資本市場有了了解。在那個技術并不先進的時代,他率先提出了“無紙化”電子交易系統,這在當時可謂是超時代的決定。
1990年12月19日,年僅35歲的尉文淵敲響了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第一鑼”。而當晚,一直無暇醫治腳傷的尉文淵高燒燒到40度闞治東 華銳風電,在昏迷中被送往醫院急救。
上海交易所的成立讓尉文淵一舉成名,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年輕的交易所老總吊車,被譽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設計者和創建者,中國股市第一人,與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和申銀證券總裁的闞治東一起被稱為“上海灘證券三猛人”。
不過,作為早期的制度設計者,在享受創業帶來的喜悅和榮耀時,也要承擔由于制度設計的不完善帶來的風險和代價。讓尉文淵第一次栽跟頭的是“327國債”。這一次國債期貨事件讓尉文淵因監管失職而離開了其創建的上交所。
幾度夕陽紅
黯然離開交易所,對于尉文淵來說,東山再起并不是一件難事,其所擁有的資源和對資本市場的理解是其巨大的支撐。
離開了官場的尉文淵選擇了下海,創業投資。2000年左右,一度參與股票資訊類網站海融158的運營,最終海融158賣給了和訊。如果這家網站堅持到現在,也許能夠比肩同花順(300033,股吧)、大智慧(601519,股吧)。不過,這只是尉文淵資本生涯的一個小插曲,沉寂了多年的尉文淵再次被別人關注,是從華銳風電(601558,股吧)上市開始。
2011年1月13日闞治東 華銳風電,國內領先的風電設備制造商華銳風電以90元/股的高價登陸上交所,當時間接持有其股權的尉文淵,身價也因此超過80億元,登上了當年的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榜單。在華銳風電的早期吊車出租,尉文淵更多的被外界認為是財務投資者。
然而,華銳風電自身的發展模式以及高速擴張積累了巨大的風險。2011年下半年,華銳便從上市的高峰掉頭開始走下坡路。
讓外界意識到華銳風電危機的是,在去年招聘季快要結束的時候,公司突然解聘350名應屆畢業生,這讓華銳風電成為當時關注的焦點。華銳風電是不是出問題了?
在此后公司的半年報中,人們發現了答案。華銳風電2012年中報顯示,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滑96%,這引起了市場的軒然大波。
此后,華銳風電便進入了內部調整。在中報發布后兩天,華銳風電發布公告稱,董事會選舉尉文淵為代理總裁,華銳風電由此進入“尉氏改革”時期。在今年3月份,尉文淵接任韓俊良成為公司董事長。
尉文淵先對華銳風電的組織結構開刀,接著不斷地削減成本,實行休克式療法,但新官上任的“火”難免燒到一些人的利益,遭到華銳內部人士激烈的反對。
最終,受命于危難時的尉文淵,并沒有使華銳風電擺脫困境。今年5月13日,華銳風電發布公告稱,尉文淵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代理總裁等一切職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經歷了幾度沉浮的尉文淵,似乎已經習慣了退出二字,但他并未退出江湖,投資仍是他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