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還要做技能鑒定工作。3月初就要去北京了,有些建議得抓緊調研。”全國人大代表許燕妮快言快語地說。她最近比以往更忙了,除了要準備今年兩會的意見調研和報告籌備,還要把整個工段3月份所有工作提前布置妥當,每天晚上八九點下班已是常態。
晚上7:30,剛開完會,正在辦公室梳理當天裝配問題的許燕妮突然接到質管員小劉的電話,“正在裝配的發動機新品增壓器有異響?!彼杆贅俗w檔手上的材料,趕到車間處理問題。當天的裝配問題當天解決,許燕妮這一天注定要在車間耗到深夜了。
在男性扎堆的鉗鉚鉆焊中,她做得風生水起。她是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工藝技術部新品試制裝配工段工段長、內燃機吊車出租網裝試工種技能大師。
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后,許燕妮的最大感受是要加強學習提升?!凹訌妼W習,才能更好地為一線工人代言?!?/p>
去年兩會上,許燕妮提出建議希望擴大職工職業通道,支持企業對員工的培育工作。“一線工人需要得到尊重,要體現出他們的工作價值。”
從一名普通裝配工人到技能大師,許燕妮深感個人成長離不開公司的培養。玉柴厚植工匠文化,倡導“專注嚴謹、耐心堅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企業打造成“大師搖籃”。許燕妮就是受益者之一。
技術工人的培養,一直是許燕妮的關注重點。如何在推進技師學技能、超技能、趕技能方面,進一步深挖人才?要體現工人的價值,該如何具體落實?“我認為好平臺和激勵機制非常重要,既可讓工匠手藝得以傳承,也讓工人一展所長?!苯衲甑膬蓵?,許燕妮提出建議,進一步形成工匠評選和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以提高工匠榮譽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以她名字“許燕妮”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定位為凝聚職工創新活力和提高職工技能的載體,也是弘揚和宣傳勞模精神的重要平臺。這個工作室只有10人,其中有兩位廣西勞模,4位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都是各個工種的尖端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涉及領域有模具設計及制作、設備維修、生產組織、質量控制等多個方面。
近兩年來,創新工作室中有25項創新成果獲得自治區級、國家級的獎勵,發明專利50多項,撰寫技術論文10多篇,有3位成員獲得自治區級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名,被譽為玉柴的“特種兵”?,F在,許燕妮更充分利用起創新工作室這個平臺,開展為基層送技能、送技術、送培訓的“三送”活動,以“一帶一”“師帶徒”的傳幫帶模式,從理論、技能到絕活,手把手傳帶,培育了大批技師精英。
去年6月份,許燕妮由原來的制造事業部生產調度科長調任為工藝技術部新品試制裝配工段長,負責整個公司國六新品的試制裝配工作。
汽車吊 “當前國家正在下大力氣開展環境治理工作。參加兩會后,我對國家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緊迫性認識更加深刻了,玉柴全力做國六產品也基于此。”許燕妮說道。
新品試制工段的管理非同一般。2018年,玉柴陸續在行業率先發布全系列滿足國六排放標準的發動機,為了搶占市場先機,公司特地建立了數字化智能生產線,負責國六全系列覆蓋的首輪樣機開發試制以及小批量生產。作為玉柴斥巨資建設的國六發動機數字化高效智能工廠的首個試點生產線,將成為數字化工廠建設全面鋪開的重要基點。
不同于傳統生產線,這條對接國際行業標桿的全新高速智能柔性生產線,要兼容玉柴所有新品,所要求的工藝和技術更高端,所碰到的技術難題也更加棘手。而且不同于一般的批量生產線,由于是新品試制,每天每次裝配的都是不同系列型號的發動機,所以每一輪的裝配,都面臨著不一樣的裝配難題。初來乍到的許燕妮是不怕事的角兒,剛到崗位,就風風火火帶領團隊去鉆研這些高端新工藝去了。
產品裝配,最難的總是第一輪的樣機,因為幾乎所有的技術問題和生產障礙都可能出現在這個過程,每一個工序都可能出現不可預測的難題,因此新品試制工段也是產品制造生產過程中疑難雜癥的集結地?!拔覀円龅?,就是啃下最硬的骨頭,把新品裝配生產過程的絕大部分問題給前移并解決了,再轉移給其他生產線做批量生產,讓新產品的大批量生產無后顧之憂?!?/p>
一開始,新品試制是地攤式裝配,即幾個人圍在一起,對機器進行裝配。許燕妮覺得這樣花費的時間長,效率不高。經過系統地梳理和分析,她提出,每一款發動機只對首臺樣機進行地攤式模擬,把它所有的工藝都理順,記錄在本,第二臺就開始上流水線,采用同責人員同責時間的方式,針對流水線工序出現的裝機異常、質量、物流影響等問題進行優化、線平衡,進行人員工序的精準組合,一步一步優化下來。果不其然,新品試制工段的天標從最初的4臺/天,提升到現在的16臺/天,稼動率也從40%提升至50%,當月便實現20臺/天的天標。
新吊車司機品試制能順利從地攤式裝配轉化為流水線裝配,需要對整條流水線上各個工序的人員進行合理分工,各施其長。為了讓工人們迅速提高技術能力,許燕妮對不同工種的員工,制定針對性的工藝識別、工具使用、裝配、質量把控、安全檢查等全方位的詳細的培訓計劃,并由淺到深進行多輪的技能考試和操作認證?!坝癫駠非蟮氖歉叨烁咂焚|,工人培養也要精益求精,把工藝技術提到更高水平?!?/p>
除了開會和在電腦前整理材料,許燕妮其他時間都穿梭在新品試制車間,履帶吊或給員工操作培訓指導,或與他們探討技術難題,或統籌組織安排工作,亦或是跟著流水線巡走,檢查把關產品質量。一天下來,她在這小小車間,運動指數竟日行萬步以上,時常占領微信運動排行榜的封面。“工作充實又強身健體,一舉兩得?!彼龢泛堑?。
深諳國六、T4排放升級對企業、對社會的重大意義,作為一名基層工段長,許燕妮以她自己的方式盡著最大努力推進排放的實施和產品的投產,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她建議政府針對國六全面切換出臺更多技術創新計劃和優惠政策,助推企業排放升級實施的更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