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宣布即日起恢復新股發行,并正式實施股票發行詢價制度。由中金公司負責主承銷的華電國際(香港H股代號:HK1071)成為新股詢價制下的首家公司。
資料顯示,華電國際于1994年6月28日在山東省濟南市注冊成立,1999年6月30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H股)上市。公司總股本為52.56億股。
作為一家以建設、經營發電廠和其它與發電相關的產業為主業的公司,華電國際裝機規模、上網電量、盈利水平、競爭能力以及綜合實力始終保持在山東省電力行業首位,是全國最大、最具競爭力、跨區域發展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也是在香港上市的內地第三大電力公司。截至2004年6月30日華電國際h股行情,該公司總資產已達249.34億元人民幣,管理總裝機容量達到7980MW。相關信息還顯示,該公司目前擁有鄒縣、十里泉、萊城、淄博、青島、濰坊、章丘、滕州、寧夏中寧、四川廣安等10余家發電企業和寧夏發電集團公司31.11%的股權。此外,該公司另有廣安公司二期擴建工程一臺300MW機組及中寧公司兩臺330MW機組將于近期投產。
華電國際2003年年報顯示,全年實現每股收益0.196元,凈利潤10.29億元吊車出租,比2002年均下降約12%。在國內電力上市公司中,屬于中等水平。該公司2004年中報顯示,公司發電量為174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期上升18.78%,總收入47.67億元吊車公司,較上年同期上升16%,實現凈利潤6.59億元,同比下降1.71%,每股收益達到0.125元。
根據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財富》雜志中文版“中國上市公司100強”2002年的營業收入排名,該公司名列第39位。公司股票相繼被納入英國《金融時報》富時指數、摩根斯坦利MSCI中國指數、香港恒生綜合指數,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經濟的風向標之一。
市場對于詢價第一股的等待在盤面中早有表現。進入2005年以來,深滬兩市單天成交基本維持在百億元下方,這一較低的成交水平也被市場認為是資金觀望的結果。
在獲悉華電國際將成為詢價第一單后,不少投行人士表示,初步詢價階段將極其重要。有資深投行人士指出,由于初步詢價時詢價對象無需繳納保證金,屆時仍可能出現價格失真的情況。對此有消息稱,監管層曾在私下場合表示,詢價機構不能太過分,第一次和第二次報價不能扭曲得太過厲害。如果造成惡意打壓的事實,相關詢價機構將面臨摘牌等行政處罰。他們同時指出,進入累計投標詢價之后,主要內容是詢價機構之間的博弈,需要考慮籌碼的分散和戰略合作伙伴的利益等細節問題。
對于華電國際而言,該股2004年中報每股凈資產約為1.89元人民幣,而該股的H股股價近來基本維持在2.2港元左右。對此有投行人士指出,從2004年年底中興通訊高價發行H股的案例來看,華電國際的A股發行定價預計將與H股股價接近。
從華電國際在香港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該股2004年整體表現一般華電國際h股行情,2004年12月31日收于2.30港元,較2003年年終收盤價3.25元下跌接近30%。該股在2004年11月24日摸高2.775港元后,近一個多月以來明顯震蕩走低,截至本周收盤,該股收報于2.225港元,跌幅近20%。有香港市場人士表示,該股近期的走勢也反應了投資者對其A股低溢價發行的預期。
(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