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從計劃轉變為行動,風電行業呼吁構建起穩定的監管框架,標準化,以及加快港口基礎設施。
挪威H?vik消息,2023年2月22日 - 獨立能源領域專業服務供應商及認證機構DNV,發表了有關風電行業內對漂浮式海上風能不斷增長及其商業化可能性不斷增長的看法。這項研究對分布于全球的總計244名開發商,投資者,制造商,顧問和運營商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6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漂浮式海上風能將在2035年之前實現全面商用化,在這其中的25%的受訪者更是認為這一時間節點可能會前移至2030年。
雖然上述目標的實現略顯激進,但是,這一趨勢的早期跡象早已顯露出來,有60%的行業組織在漂浮式海上風電領域中實現了盈利,同時,預計將在2023年中增加對漂浮式海風項目上的投資?!靶袠I內各界的人士的看法非常清晰。我們堅信,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將在未來的10多年內取得商業化成功。DNV預測,至2050年,所有離岸風能的15%新增裝機量將來自于漂浮式海上機組。
當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仍然有大量的困難需要進行克服。政府可以通過長期,穩定的政策和監管框架,以及通過修改關鍵基礎設施(例如,電網和港口設施)來使市場對投資吸引力發揮引導作用。
DNV能源部門總經理Ditlev Engel表示,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其本身將需要通過更高的標準化和規模效應來研究如何繼續實現降本增效。DNV一直致力于支持漂浮式海上風電行業的發展。對于行業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刻,隨著我們朝著商業化的發展,漂浮式海上風電正在為風能的利用打開新的可能性,并將在過渡到更為清潔的能源供應過程中發揮出關鍵作用?!?/p>
實現全面商業化將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要市場的投資潛力。21%的受訪者認為,市場規模是選擇投資市場的首要標準,其次是政策監管和政治穩定性(16%)以及電網適用性(12%)。
對于漂浮式海上風電進行規模擴大,其度電成本(LCOE)也將會實現快速下降。DNV的能源過渡前景預測顯示,至2050年,漂浮式海風項目的成本將下降近80%。
21%的受訪者認為,標準化 將是降低度電成本LCOE的最重要因素。接下來則是風機容量的不斷增加及工業化量產,其后則是更大容量的風電場(實現規模經濟和更大的裝機容量)。標準化的應用,將是降低風險的關鍵因素。
供應鏈的建設也將非常重要,因為海上風電項目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直在與暴漲的商品價格和單機容量上限作斗爭。漂浮式海上風電領域專業人士表示,最大的風險來自于缺乏港口基礎設施。
受訪者提到的第二大風險因素是與風電安裝船。雖然漂浮式海上風電通常來說并不受制于特種安裝船,但是,由于近年來海上風電項目的安裝容量及項目數量越來越龐大,相關特種船只所需的功能也在不斷增加,未來一段時間,安裝船數量的不足及不斷增加功能將成為新的市場需求。
在下一個30年中,全球將有約300吉瓦的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進行安裝,需要約20,000臺風電機組,每臺風電機組的鋼結構頂部,均須頂起超過超過5,000噸的重量,并用大量的系泊線進行固定,這20000臺機組如果橫向端到頭地綁在一起,將可以繞地球周長的2倍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