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2月份,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對2023年1月份國家及地方風電政策進行了梳理,共40條。其中,國家政策7條,地方政策33條。
1月份在國家及地方政策的推動下,風電迎來大發展。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從國家能源局獲悉,2022年截至1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5.6億千瓦,同比增長7.8%。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7億千瓦,同比增長11.2%。1-12月,全國風電新增裝機3763萬千瓦,同比減少21%。
2023年1月國家政策
國家政策:7條
1月份,針對行業安全管理情況,國家能源局發文表示,電力企業要加強直流近區風電、光伏集中地區的電網運行管理,配合國家能源局研究制定防止新能源機組大面積脫網的反事故措施。
本月,國家發改委還發文稱,各地要適應當地電力市場發展進程,鼓勵支持10千伏及以上的工商業用戶直接參與電力市場,逐步縮小代理購電用戶范圍。
在2023年能源監管方面,國家能源局表示,要進一步推動地方政府落實屬地電力安全管理責任,明確市、縣(區)層面電力安全管理責任部門,落實海上風電等新業態監管主體,持續強化許可證功效發揮,完善風電、光伏等發電項目及涉網工程施工企業許可管理,促進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
2023年1月地方政策
地方政策:33條
涉及省市有:貴州、貴州六盤水、四川、山東、山西、山西忻州、江西、江西宜春、江西撫州、湖南、江蘇、河南新鄉、河南洛陽、河南安陽、安徽、廣西、廣西欽州、內蒙古、內蒙古錫盟郭勒盟、四川廣元、四川涼山州、廣東梅州市大埔縣22個地方。
碳達峰實施方案:14條,貴州、四川、山西、江西宜春、江西撫州、湖南、江蘇、河南新鄉、河南洛陽、河南安陽、安徽、廣西。
“十四五”規劃:4條,內蒙古錫盟郭勒盟、四川廣元、四川涼山州、廣東梅州市大埔縣。
風電建設方案:2條,山西忻州、江西。
風電配儲:1條,廣西。
海上風電安全管理:1條,山東。
其他政策:11條,廣西欽州、內蒙古、山西、山東、江蘇、貴州六盤水。
1月份,各省市紛紛下發碳達峰實施方案,文件中均對風電發展提出明確要求,部分地方提出規模指標。其中,四川和山西省均下達了2份碳達峰實施方案。
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總結發現,貴州到2025年,全省風電和光伏發電規模分別達到1080萬千瓦、3100萬千瓦;到2030年,力爭風電和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達到7500萬千瓦;四川到2025年,全省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000萬千瓦、2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全省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左右;山西到2030年,全省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左右;江西宜春到2025年,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80萬千瓦以上;江西撫州到2025年,全市光伏、風電和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以上;河南洛陽“十四五”時期全市新增風電并網規模100萬千瓦以上;河南安陽力爭到2025年底全市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廣西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
在風電配儲方面,廣西發文表示,儲能配置規模應結合一體化項目內部電氣特性和新能源消納利用要求等條件確定,原則上一體化項目風光新能源儲能配置應不低于總裝機容量的 15%、時長 2 小時,并能滿足削減一體化項目 5%高峰用電負荷的要求。
1月份還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省制定了《海上風電通航安全管理辦法(暫行)》,將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本辦法用于山東海事局管轄海域內海上風電選址、建設、運維與海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相關的作業和活動。
『風電政策/相關月報/相關年報』由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從2020年開始推出,分為月報、年報,面向風電及新能源全產業的風電政策跟蹤分析報告,旨在通過對國家及地方月度、年度政策信息的搜集、整理,監測風電政策市場動向、各省市風電項目指標及市場商機,為產業鏈相關企業提供時效性強、專業度高、全面的即時產業內參。
特別說明:由于受限于信息渠道與公開性等多重因素,我們在信息搜集、整理中難免會存在疏漏,如有信息漏缺,也歡迎各相關企業主動與我們建立聯系,做為后續項目的有力補充,共建風電行業最全、最精準、最客觀的產業項目數據庫,為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助航!
添加魏主編微信,參與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