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中國石化在上海首座光伏發電站并網發電
9月1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近日中國石化在上海首座光伏發電站建成投用,成功并網發電,預計年均發電量40萬千瓦時,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1噸,相當于植樹近1.9萬棵。此舉將加快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發展步伐,促進上海市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該光伏發電站由上海石化建設,具有清潔、安全、成本低、效率高等優勢,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裝機容量400千瓦,可完全滿足該公司輔助電氣設備是吊車出租的日常運行。
消息:中石化氫能源(天津)有限公司成立
8月26日,天津石油與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輕程(上海)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組建中石化氫能源(天津)有限公司,深耕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建設運營等領域,進一步促進氫能開發應用。該公司將重點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加氫站建設運營業務,打造“車—站—景”聯動運營模式,通過為終端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力是吊車出租的氫能車輛運力服務,帶動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天津石油將進一步加強加氫站等涉氫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氫燃料電池示范應用場景,加快產業鏈布局。天津港保稅區將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石化在新能源領域是吊車出租的合作,聚集優質項目資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消息:陜西宣布啟動“西部氫都實驗基地”建設
日前,陜西宣布啟動“西部氫都實驗基地”建設,旨在打造全國首個氫儲能研發工程技術中心和西部首個“基于氫能的綠色分布式獨立供能示范項目”。據項目牽頭方陜西御氫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西部氫都實驗基地”目標是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西部首創的以氫能研發利用為專項課題的綠色生態實驗室。
消息:俄羅斯“北溪-2”管道第一條支線調試工作已基本完成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當地時間8月31日宣布,俄羅斯“北溪-2”管道第一條支線調試工作已基本完成,俄天然氣公司正在努力讓該項目盡快投入實際運營,第二條支線的鋪設工作也已經進入尾聲。根據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此前公布的消息,今年年內預計可通過“北溪-2”天然氣管道輸送56億立方米天然氣。今年前7個月,俄羅斯通過“北溪”其他天然氣管道已向歐洲輸送了337億立方米天然氣。
消息:美國電力公司正逐步恢復因颶風“艾達”斷電的用戶供電
美國聯邦能源部門官員當地時間8月31日表示,此前受颶風“艾達”影響而斷電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的100多萬戶家庭和企業至少需要三天時間才能恢復電力供應,因為地區電力供應商很難計算颶風“艾達”造成的破壞。但電力供應公司安特吉31日表示,他們已經開始為居民和企業恢復供電,目前已經恢復了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兩個州8.5萬戶家庭和企業的供電。另外,位于新奧爾良的沃特福德(Waterford)核電站也遭受了強風和降雨的破壞。據安特吉公司稱,核反應堆沒有受到影響,也沒有安全隱患。
消息:俄“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稱俄羅斯或從2027年開始建造新空間站
當地時間8月31日,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總設計師負責人索洛維約夫表示,俄羅斯可能在2027年發射新的模塊艙并啟動組建新的空間站。新空間站建設期間,或仍將保留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運行,以覆蓋國際空間站項目終止和新空間站投入使用之間的對接期。4月18日,俄羅斯副總理鮑里索夫表示,俄羅斯將在2025年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