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機集團2019年工作會落下帷幕,改革奮進的號角已經吹響,集團上下一片熱火朝天,干勁十足。36家子公司負責人紛紛表態,有決心、有信心高質量完成全年任務。此時,14萬國機人的目標是一致的——凝心聚力,艱苦奮斗,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國70周年的到來!今天是國機集團微信最后一期刊登【工作會大家談】,更多內容我們會在集團報等媒體刊發,敬請期待。
羅艷 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9年,中工國際將貫徹落實集團工作部署,圍繞“做強主業 協同發展 改革創新 防控風險”的工作方針,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努力實現集團下達的經營指標,推進高質量發展。
在做強主業方面,把握政策機遇,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開發,積極整合國際優質伙伴資源,落實屬地化經營,提升開發成功率,同時發揮好集團白俄羅斯區域中心的作用,做好中白工業園的建設工作;在協同發展方面,發揮中工國際與中國中元各自優勢,在醫療建筑和索道纜車領域積極尋求合作機會,建立新的業務增長點;在改革創新方面,積極推動“雙百行動”方案落實,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和激勵機制,激活內部活力;在漿紙等領域積極探索投建營一體化業務模式,加強融資模式創新,推動“三相聯動”業務落地;在防控風險方面,加大力度推動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搭建高水平“提升風險管理體系”,建立集團化管理體系,努力提升管理和運營質量。
吳培國 中國國機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9年,國機重工經營的核心任務是保證完成集團下達的兩個下降50%的要求。同時,作為裝備制造企業,國機重工將努力抓住國機集團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這一戰略機遇,在工程機械核心零部件、重大裝備研發及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上有所作為。為此,我們制定了“一加強,雙提升”的核心工作任務,即:加強黨的建設與改革發展的深度融合,提升黨的建設和經營質量。
具體而言,一是要系統謀劃好未來三年的改革振興方案,定位好自身的優勢業務。二是繼續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最大決心抓好制造板塊的改革調整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資源保障問題。三是加快與國機集團新興業務戰略對接,在已有的基礎上,爭取在大健康、村鎮環境污水治理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軍民融合等方面有所作為。四是圍繞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開拓,抓好優勢產品、優勢業務提升;持續開展經典產品打造和中長期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的立項研發,推動在一些關鍵領域實現突破;同時,在提質降本、控兩金、控風險等方面壓實各級責任。五是切實加強黨的建設,通過制度保障,流程固化,把黨建優勢轉化為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保證完成集團要求的任務,為集團裝備制造業務的發展做貢獻。
郭偉華 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9年,中國聯合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認清形勢,精心謀劃,積極應對國內外市場的挑戰和變化,全力完成集團下達的全年經營工作目標。
中國聯合將結合實際開展以下工作:一是深入貫徹落實集團提出的2019年黨建工作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大力推進黨建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專業化”建設;二是深化體制改革,落實“雙百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解放思想,尋求體制機制突破;三是持續提升設計原創水平,提升EPC工程總承包品牌,實現高質量發展;四是積極開展智能制造、未來社區、智慧城市(CIM)等新業務模式的培育,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五是積極投身 “一帶一路”建設,穩健拓展有設計優勢的國際業務,為“再造海外新國機”貢獻力量;六是進一步夯實管理基礎,嚴格管控好各類風險,做好領軍人物的培育,為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黃興 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9年,國機智能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調,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機遇,實現經營和黨建“兩手抓”“兩手硬”,擦亮智能制造招牌,力爭全面完成集團下達的目標任務。
國機智能的高質量發展中國吊裝網,就是要通過科技平臺和資本平臺的建設,提高科研和品牌的影響力、資產利用率、人均產值、EVA和利潤,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為此,首先要保持戰略定力,做強智能產業。經履帶吊過三年布局和蓄勢,智能產業將在2019年發力,聚焦國家新興產業、軍工等關鍵行業,開發集團內部、珠三角、長三角三個市場,一方面繼續爭取集團和地方的政策扶持,一方面著力提高智能工廠設計和建設、工業機器人制造與應用等核心能力提升。其次,理順科研、孵化、產業的關系,以利益分配和能力提升為重點,探索大院大所改革創新模式。第三,提高黨建質量,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一方面加強黨對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選好配強經營、管理、技術三支隊伍。另一方面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強根固魂、凝心聚力。
小型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