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際公司幾內亞達圣鐵路項目部為馬拉普亞社區架設是履帶起重機的橋梁正式通車時,當地社區負責人向他們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有你們真好,只是你們來得稍微有點晚,真希望你們能來得更早一些”。
無償為當地居民修葺房屋
擴寬修整道路
提供干凈是履帶起重機的飲用水
……
進入幾內亞市場以來
國際公司以海外工程建設為依托
不斷搭建中幾友誼是履帶起重機的橋梁
竭力幫扶,改善民生
幾內亞,位于非洲西部,自然資源豐富,有“地質奇跡”之稱,特別是鋁礦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但由于歷史等原因,至今仍是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當地居民的交通、用電、用水需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
修整社區道路
幾內亞達圣鐵路項目所在的馬拉普亞社區遠離市區,道路逼仄,坑洼不平,每逢雨季更是“雪上加霜”,連綿不絕的暴雨不僅淹沒道路還經常導致居民的房屋漏雨,讓當地居民苦惱不已。
幾內亞達圣鐵路項目進場后,當地社區負責人前來尋求幫助,在詳細了解情況后,該項目部決定無償幫助當地社區修葺房屋,整修道路,極大地改善了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和出行條件。
為當地社區修葺房屋
“感謝你們為我們社區做的一切,以前雨季到來,我們總是擔心,現在可好了,我們的房屋和村道都修好了,幫我們解決了很大的問題” 馬拉普亞社區鎮長,看著新修的道路興奮地說。
從馬拉普亞社區通往博凱市區的途中需要穿越一條河流,由于沒有橋,當地居民只能游泳過河,特別每逢雨季,河水暴漲,安全隱患更為嚴重。該項目部在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提出為當地社區修建一座橋梁。在當地居民和項目職工近一個月的共同努力下,架起了一座堅固的“友誼之橋”,從此這里的居民告別了百年來趟水過河的歷史。
為當地社區架設的橋梁
“感謝你們的再次幫助,我們以后進城方便多了,你們給我們帶來了福音和希望。” 馬拉普亞社區鎮長緊緊握著項目負責人的手,激動地說道。
除了修葺房屋,拓寬修整道路、架設橋梁,該項目部還在各個營區周圍無償為附近居民提供干凈的飲用水,保障了當地居民的飲水安全。
架設橋梁的前后對比
國際公司參與建設的達圣鐵路項目,不僅將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動力,也通過履行社會責任,搭建起了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的中幾“友誼之橋”。
為當地居民供水
屬地管理,民心相通
“發工資啦,家里可以過好日子了!”幾籍員工在領取工資后面帶喜悅地說到。每到月底,都可以看到當地員工穿著整齊的工裝,佩戴胸牌,滿臉興奮領取工資的情景。
以農耕為主的經濟模式,讓幾內亞達圣鐵路項目臨近社區的經濟發展步履維艱,深度貧困的當地居民極度渴望工作機會,當地政府也迫切希望中國企業能夠為當地培養一批熟練的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促進幾內亞經濟的持續發展。
當地員工現場作業
始終堅持屬地化發展,積極聘用當地員工,目前已聘用當地員工700余名,中幾人員配比達到1:10,后期將擴大到1:20,項目建設全過程中的勞務用工本地化比例將保持在90%以上。
深入當地社區招聘員工
嚴格遵守、執行幾內亞的勞動法律和制度,有針對性地建立和完善員工管理制度,在工作中切實體現“用制度管人”的原則,建立了統一的崗位薪酬體系,規范了幾籍員工的招聘和管理,充分挖掘和調動了屬地化員工的積極性。
大力推行中方員工帶領、監督和管理當地員工實施作業的管理模式,同時積極挖掘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幾籍員工來管理屬地員工,對“以屬地管理人員管理屬地勞務工人”的管理模式進行了有效探索。
培訓入職的當地員工
成立技能培訓中心,對幾籍技術、勞務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強化對幾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極大提升了屬地化員工的勞動技能和職業素養,助力打造一支優秀的屬地化人才隊伍,受到當地社會及政府的一致好評,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當地員工逐步成為現場施工的重要力量
充分尊重當地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注重將中國傳統文化、企業文化與當地傳統習俗充分融合,致力于為中幾員工進行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筑牢根基,為跨文化管理提供生動的實踐。
向當地社區宣傳企業文化
達圣鐵路項目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才,對增加當地居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贏得了當地民眾和社會各界的尊重和好評。
進入幾內亞市場以來
國際公司在加強自身發展的同時
始終主動履行社會責任
積極參與民生建設
跨越萬水千山
讓項目管理“屬地化”不斷生根發芽
開出了中幾友誼的“常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