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過5層樓高
比11輛公交車還長
重量堪比500頭成年公象
今天,又一臺大國重器誕生
不久,
將在南京迎來這個龐然大物
再一次開啟穿越長江是吊車軌道聯結及車擋的超級壯舉!
中國交建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起濤,中國交建副總裁王建,總經理盧靜,中交天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伯陽出席“振興號”下線儀式。
6月21日,中國首臺自主設計制造是吊車軌道聯結及車擋的超大直徑泥水盾構機“振興號”在常熟順利下線。“振興號”即將服役于南京和燕路過江通道南段,這項超級工程,是由承建是吊車軌道聯結及車擋的第二條穿越長江的超大直徑盾構隧道。
和燕路過江通道南段示意圖
超大直徑過江隧道,無論從水壓、地質復雜度、安全風險等方面,都是嚴峻的考驗。由隧道局盾構公司承建的南京和燕路過江通道南段,全長2976米,施工水壓高達0.79兆帕,為目前國內水壓最高隧道;盾構機掘進長達1865米,還要穿越5條斷裂帶和巖溶地質;施工時,江底高水壓處覆土厚度僅10.25米。以錢七虎為組長的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業內16名專家組成的南京過江隧道技術專家組一致認為,它是目前國內在建穿越長江最復雜、最困難的大直徑隧道。
又一臺國之重器誕生
超大直徑盾構機,曾一度依賴國外進口。由中國交建所屬中交天和制造的“振興號”,無疑是中國技術在盾構機制造的再一次突破:刀盤直徑15.03米、總長135米、重達4000噸;首次采用了國產的常壓換刀裝置、道具全狀態監測系統、刀盤伸縮擺動裝置等多項核心技術,并將多項國際領先技術首次在國內應用。
“振興號”的順利下線,和燕路過江通道穿江之旅的即將啟動,無疑都將是中國交建“大盾構”品牌的又一次絕唱。
總經理盧靜對“振興號”的下線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感謝南京市政府和南京市公建中心對一公局集團的信任,我們完全有信心,也將全力以赴堅決完成這條國內施工難度最大的過江隧道的建設任務。
這次穿江之旅,對盾構機設備制造和盾構施工技術都是嚴峻的考驗。然而,就在距離這條大隧道12公里處,一項被稱為“江底70米的超級工程”、采用直徑達14.93米的大盾構開挖的南京揚子江隧道(已通車),正是由隧道局承建。在超大直徑盾構施工領域,我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掌握了核心技術。
“‘振興號’下線意味著目前國內超大直徑盾構國產化已經完成,我們項目也轉入盾構施工階段?!睋軜嫻竞脱嗦愤^江通道項目經理王義盛介紹,預計8月中旬盾構機下井,12月初盾構掘進。
和燕路過江通道南段盾構始發井
和燕路過江通道,是,也是中國交建第二次大盾構穿江之旅。為充分迎接這個重大任務,高度重視,項目團隊更是精心準備了1年時間。目前,由項目承建的盾構施工先導標段已經全部完成,盾構場地配套施工、管片預制以及洞內預制構件施工正在有序進行。
“最大的難度一是機器本身對復雜地層的適應性、全斷面硬巖耐磨性,二是常壓換刀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帶壓換刀技術的可靠性?!蓖趿x盛介紹說,為此,項目團隊主要在人才儲備、技術儲備方面下功夫,不僅加強日常培訓和現場學習,而且在盾構機監造、現場組裝和調試等建立了一套制度和流程,同時嚴格落實6S和標準化制度,從管理團隊到一線操作工全線管理,從思想教育到施工管理全過程管理,從而達到上下一心,眾志成城。
管片生產現場
經過1年的熔煉,項目團隊思想高度統一,干勁十足,在技術人才儲備、隊伍鍛煉等方面都取得了扎實成效,正以全新的姿態投入到接下來的盾構施工中去。這個團隊,有以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的盾構機操作手為代表的機電設備管理團隊,有以原南京揚子江隧道技術骨干為首的技術團隊,在管理上精干,制度上高效,以確保盾構施工順利完成,給南京市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作為中國交建盾構施工的領軍企業,十多年來參與全國近30個城市上百個地鐵項目施工,擁有50臺盾構機,是中交系統內擁有盾構機型號最齊全、數量最多、掘進里程最長的企業,在盾構施工和操作中掌握了大量核心技術和豐富經驗。尤其是在超大直徑盾構施工領域,擁有豐富經驗,承建以及正在建設的南京揚子江隧道、南京和燕路過江通道、珠海興業快線雙層疊落盾構工程(主線隧道盾構直徑15.76米,匝道隧道直徑11.8米),均代表了行業領先水平。
來 源 | 黨委工作部、盾構公司
供 稿 | 尹沁宇、張毅